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1949年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10月1日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刚刚就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和朱德一前一后,最先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当林伯渠宣布开始后,在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位。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布:“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毛泽东亲手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代表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共54个单位的54门礼炮齐鸣28响。
升旗之后,毛泽东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紧接着举行了规模浩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庆祝活动到当天晚上9点多钟结束。
1950年元旦,全国多个地方都举行了盛大的群众庆祝活动:北京中山公园、北海公园5万群众大联欢,当年报纸新闻说:“欢乐的锣鼓声、歌声和笑声把冻凝的空气消融为一片春意……”;重庆10万群众大游行,“观者如堵,途为之塞”……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元旦。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宋庆龄,将1950年称作“第一年的新中国”。
时间跨越到公元2019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国之大庆,各行各业欢欣鼓舞,人心振奋,正所谓管中窥豹、沙中世界,新中国的印钞造币事业其实也是我国七十年来经济、政治、文化不断发展的一个小小缩影,见证了中国货币金融历史的更迭。
在群星璀璨的新中国金银币大家庭中,让我们梳理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周年纪念为主题的金银币。
197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
30th Anniversa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套贵金属纪念币,当时由香港宝生银行(PO SANG BANK)海外总经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纪念金币采用镜面工艺、底板平整、光泽度高、雕刻细腻。图案喷砂通常较弱或不明显,常被称为浅喷砂版(PF或PF CAMEO),图案喷砂有强烈凝霜效果并和底板镜面反差较大的重喷砂版(PF ULTRA CAMEO或PR DEEP CAMEO),这类版本较为少见。
金币在发行时附有精致的木质币盒和证书,木盒天安门图案分为彩色拼片图案和原木色浅木雕两种;发行证书为四折页,封面为红色,内页的颜色有红蓝两种样式。
主图选用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和毛主席纪念堂4种,分别由王福德、陈坚、罗永辉以及申宪章和宋津民设计雕刻。正面的设计雕刻者为王福德先生。上海造币厂和沈阳造币厂均有生产。
计划发行量7万套,每枚含黄金1/2盎司,成色91.6%,直径27毫米,面值为400元,采用精制工艺。
四枚金币在《中国金银币标准目录》中的编号分别为CC-1(天安门)、CC-2(人民英雄纪念碑)、CC-3(人民大会堂)、CC-4(毛主席纪念堂)
198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
40th Anniversa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本轮金银币发行品种较1989年更为丰富,计划发行1/4盎司金币1万枚,20盎司金币100枚,1盎司银币2种各3万枚。
这套金银币整体设计庄重典雅,延续了1979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周年纪念金币的主题风格。
CC-208 双鹤呈祥
Two Cranes
其中20盎司金币是新中国首次发行的直径达到90毫米的大型纪念金币,正面设计雕刻为王福德、宋津民,背面设计雕刻为宋文元、谷英斌,主图取材于董希文先生的经典油画《开国大典》,采用红木盒加绸缎盒双重包装,并首次采用独特的卡式证书,在《中国金银币标准目录》中的编号为CC-209,面值1500元,实铸量105枚,市场拍卖价格曾一度达到100多万人民币。
1盎司银币的图案分别为双鹰和长城(CC-210),以及和平鸽和人民大会堂(CC-211),计划发行量3万套,实铸量10010套。